2025年01月08日
第6版:

注射流感疫苗后为何还会感染?

四价流感疫苗适用于6月龄及以上人群

近期,我国进入流感高发期。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,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,流感病例中99%为甲流,提醒群众做好个人防护。此时,接种疫苗成为保护我们免受流感侵袭的有力“盾牌”。然而,有一些市民抱怨,往年也曾接种疫苗,今年却还是患上了流感。

“女儿体质弱,常因为感冒引发鼻炎、支气管炎,我2023年就在朋友的建议下,带孩子接种了流感疫苗,但没过多久,她还是感冒了。”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,因为这次经历,她对疫苗的效果失去信心,2024年秋冬季未再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。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?带着这一困惑,记者走访了延平区紫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探寻解开谜团的钥匙。

“为了更好地生存和传播,病毒会不断发生变异。疫苗往往是基于最初发现的病毒毒株和主要流行毒株研发的。”延平区紫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师雷谨萍介绍,对于最新变异的毒株,疫苗激发的免疫反应的识别和抵御能力可能会下降,导致即便接种了疫苗,仍有被感染的风险。目前,四价流感疫苗组份含A(H3N2)亚型、A(H1N1)pdm09亚型和B(Victoria)系、B(Yamagata)系。如果感染的流感病毒恰好不在疫苗覆盖范围内,那疫苗也就没办法对该病毒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。

部分市民发现,刚接种流感疫苗没多久,身体就出现了感冒症状,这是怎么回事呢?雷谨萍分析,这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。首先,灭活疫苗系使用灭活的病原体或其主要抗原成分制备而成,接种后可能会在体内引起轻微的类似感染的反应,但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疾病。“有些接种者在接种前就已经被流感病毒感染,但病毒尚处于潜伏期,患者并未察觉。”雷谨萍表示,疫苗接种后并不是马上就能发挥出最强的保护效力,身体大约需要2到4周产生足够的抗体。在疫苗起效的“空窗期”,如果人体接触到病毒,还是有可能被感染的。“流感疫苗对于普通感冒是没有防御保护作用的。因此,患者需要区分自己患上的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。”雷谨萍说。

当不幸感染流感后,不少患者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抗体,没必要再次接种疫苗。对此,雷谨萍提醒,患上流感后,身体确实会在短期内对同种病毒有一定抵抗力。但流感病毒种类繁多且不断变化,机体还是存在被其他流感病毒感染的风险。接种流感疫苗除了预防感染之外,还能让身体的免疫反应更迅速、更强烈,从而使症状更轻、病程更短,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,利于身体的恢复。

流感高发季节一般为冬春季,因此,最好在每年10月底前接种流感疫苗,即使超出这一时限,也应该在流行季内尽快接种。哪些人群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呢?雷谨萍告诉记者,身体机能下降,免疫力相对较弱的老年人,以及免疫系统还在发育,抵抗力较差的儿童都应接种。在学校、工厂等集体环境中学习、工作,容易相互传染的学生和工作人员也建议接种。心血管疾病患者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一旦感染流感,很可能出现基础疾病加重的情况,所以也十分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流感疫苗存在一定接种禁忌,在接种前需先咨询医生,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,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守护我们的健康。

作者:□本报记者 黄靓 通讯员 冯建民 文/摄
2025-01-08 □本报记者 黄靓 通讯员 冯建民 文/摄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17630.html 1 注射流感疫苗后为何还会感染? /enpproperty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