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关将近,熟悉的家乡美食最能抚慰人心。让我们一起走进延平、建阳和邵武等地街头,看看市民们的年货购物清单里,哪些本地特色美食是最能“抓住胃”的春节记忆。
年糖年饼采买忙
临近春节,延平区的街头巷尾已经被浓浓的年味包裹。19日中午,位于延平区八一路上的“林家铺子”门前人头攒动。“灶公饼”“灶婆饼”“红包”“花生串”……各式各样的年糖年饼在店内摆开,吸引顾客驻足挑选,有的人三两下就装满了购物袋,兴尽而返,有人则在仔细挑选,寻觅今年的新春味道。
闽北地区有小年夜祭灶的习俗,在小年前采买年货的热潮中,店内的“销售冠军”莫过于“灶公饼”和“灶婆饼”。“再过几天就要‘拜灶公’了,大家路过都会买一些。”“林家铺子”店员一边忙着招呼顾客,一边告诉笔者,为满足市民的采购需求,该店还推出了购买年糖年饼即赠“灶公纸”(灶君像)的活动。
在“红包”等传统“年味”坚守货架时,不少创新味道也登台亮相,给延平人过年的“甜蜜回忆”增加新内容。笔者了解到,“林家铺子”今年推出了“红袍酥”和“肉桂酥”两种新品,系不同茶叶的粉末加入酥糖所制,既有酥糖的口感,也带有淡淡茶香。一位正在挑选的市民打趣说:“我就是喜欢凑个热闹,甜甜蜜蜜好过年。”忙碌的市场、香甜的年糖、欢快的氛围,或许正是一份“年味”的最好注脚。
香甜膨糕寄乡情
春节将至,家家户户洋溢着喜庆的氛围,准备迎接农历新年。随着新春脚步临近,建阳区传统年货膨糕也迎来销售热潮。在建阳区宝山街道溪源村,村民们已经开始忙着炸米粿片,进行裹粉、装饰,力求每一块膨糕都能酥脆香甜,带来生活甜甜蜜蜜、红红火火的新年好兆头。“我们今年还尝试制作了小包装的膨糕,既好入口,手指也不再容易粘上豆粉,很受顾客们欢迎。”“五凤膨糕”作坊带头人梁秀琴说。
笔者来到溪源村时,正值村里举办“骰嘎”盛宴,不少市民携家带口来到村里采买年货、品尝美食,或是向商家询问能否打包邮寄。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,围在膨糕摊前,央求家人买上几块热气腾腾的膨糕尝尝鲜,现场热闹非凡。特色小吃摊上,五彩斑斓的膨糕整齐排列,从经典的豆粉到创新的花生碎口味,应有尽有,以诱人的香气吸引过往行人驻足选购。“从我记事起,家里每年春节都会买点膨糕,寄托‘步步高升’的美好祝福,作为年货送给亲朋好友。”市民何翠芳从建阳城区赶来选购膨糕,她笑着说,现在轮到自己带着孩子来买膨糕备年货了,“这传统可不能丢。”
膨糕不仅承载着建阳人的春节记忆,也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福。它像一座桥梁,连接着过去与未来,传承建阳独特的乡风年味。
美味脚掌糍走俏
“老板,给我装50个,我要打包寄去外地过年。”“老板,给我预留80个,我后天来取。”“这个给我装20个,放辣酱。”在邵武市,当地特色美食脚掌糍成为年货首选,吸引不少消费者来到餐饮店购买、预订。
在邵武市东关城门口的一家老字号脚掌糍店里,工人们正在忙着制作脚掌糍。只见他们将半熟的米浆团搓成条,用刀切成半厘米厚的圆饼状,捏成周边上翘、中间凹的薄片,再将五至六片薄片叠起来,一个脚掌糍就做好了。将做好的脚掌糍放入笼屉,脚掌糍上放上用五花肉做的米粉肉,旺火蒸熟,远远就能闻到香味。
“过年了,脚掌糍炒牛肉是我们家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。”市民邱先生笑着说,他特意提前来店预订,就是担心除夕前几天买不到现货。邱先生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,这家脚掌糍店的经营者告诉笔者,平时该店每天约制作一千个脚掌糍,临近春节时日产量已经增至三千多个,但仍供不应求。
作为邵武人眼中的“家乡第一绝味”,脚掌糍不仅是春节返乡居民必不可少的美味,也成为了本地居民赠送年货、外地市民购买留念的“必选项”。辣香交融的脚掌糍,令人满口生津,配上油而不腻的米粉肉,一口下去满嘴生香……一个个脚掌糍承载着邵武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,也寄托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。
图片说明:
①小朋友们围观膨糕制作
②餐饮店店员们正在制作脚掌糍
③店员为顾客介绍年糖年饼的种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