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时时怀念童年的夏天,那时的夏天承载了我们儿时的许多欢乐,正如朱德庸所说:童年的夏天再热也热不到心里去。
一到立夏,我就想起母亲做的立夏羹,那里有着母亲的味道。节气将至,母亲就开始准备做立夏羹的食材。那时家里的经济不是很好,巧手的母亲总能想办法凑到各种丰富的食材,有笋尖、粉丝、香菇粒、肉丁……煮立夏羹时,母亲先把锅烧热,放入油,再放肉丁和香菇粒爆炒,空气中弥漫着肉香和香菇的味道。我贪婪地闻着香,围在灶膛前像只小馋猫,看着母亲放入各种食材。几分钟后,一锅立夏羹就煮好了。我们家的立夏羹食材虽普通,但是味道鲜美。起锅后,热气腾腾,香气四溢,幸福随着香味氤氲到每个人的心里。
我们各自端着立夏羹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家常,说说笑笑,时光也变得无比美好。据母亲说,凡在立夏这一天,吃上一碗立夏羹,可保一年平平安安,无病无灾。慢品人间烟火色,家的味道抚人心。于是,每到立夏,我们就等待着吃一碗母亲煮的立夏羹,吃了立夏羹,夏天就到了。
农历六月初六这天是“晒经节”“晒衣节”。我特别期盼这天的到来。这天一般都是大晴天,父亲会搬出书架的书,母亲便翻出冬天的衣物进行晾晒。母亲平时忙于家务,挺严肃,可是当她搬出结婚时的嫁妆——两个樟木箱子,脸上却有着别样的光辉,让我想起了《父母爱情》中的安杰。母亲有些宝贝,似乎不是拿来用的,只为放在箱底,年年在六月六这天取出来暴晒。记忆中,当母亲翻晒箱子里的宝贝时,我无比兴奋。母亲晒些什么?我已不记得,难以忘记的是又大又沉的樟木箱,涂着红漆,上面还描着红花绿叶。另外还有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,那是母亲积攒许久的新被单和新被套,是为哥哥们结婚准备的。
箱子里还有平时亲友送的布料,她舍不得做衣服,压在箱底。还有我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得的奖品——本子笔盒,我把它当作礼物送给母亲,母亲也珍藏在箱子里了。那天也是我最忙的时候,我在空坪上或是翻翻父亲晾晒的书,或是像母亲小尾巴似的跟前跟后帮着拿衣物翻晒。箱子因为放了樟脑丸,衣物便带着一股清香。我看着这一年一见的宝贝,贪婪地闻着这特有的味道,缠着母亲问:“妈妈,这块布给我做裙子吧,肯定好看!妈妈,那块布能给我做条裤子嘛?”母亲一边忙着晾晒,一边笑着答应:“可以,可以!”这一连串的“可以”极大满足我的心愿。其实这些布料的用处,母亲的心里都是计划得好好的,哪能都如我所愿呢?六月六对我来说,也不亚于过年了,其实我也只是饱了个眼福而已。有人说农历六月六是中国的母亲节,让我更想念远在天堂的母亲了。
夏天的中午,因为日头烈着,父母和哥哥没出门做事,待在家里休息。这时,我便偷偷约了小哥,在炎炎夏日中寻找快乐。我们会去芦苇丛中捉知了,去闻闻沙土的味道,去感受青草的气息。有时在墙角寻得一排排异虫的脚印,在墙角寻找它们,用手把沙土挖起来,把它们装在瓶子里,拿回家去观察,听它们发出唧唧咕咕的声音。还有那飞来飞去的漂亮的蝴蝶,粉红色的牵牛花,总是我的最爱。因为我喜欢那吹着喇叭的牵牛花,哥哥竟然毫不犹豫地去采花,结果一不小心溜到坡底去了。长大之后,我看着小哥眉头上的伤疤,总以为是那次采花留下的。结果哥哥说那次采花失败,并没受伤。那道伤疤是他另一次淘气留下的纪念。唉,害我愧疚了那么久!
老舍先生说,小时候,画在手上的表没有动,却带走了我们最好的时光。于是在蜻蜓蝴蝶不知道的日子里,我们渐渐长大,告别了那些被风吹过的夏天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