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7月30日
第8版:

鼓包的充电宝该怎么处理?

近期,某马仕、某克等多个品牌的充电宝产品因电池鼓包、存在安全隐患被紧急召回,涉及批次不少。有消费者发出疑问:“自己家里也有差不多款式的旧充电宝,虽然不是召回批次,但看起来也怪怪的。”

更让人纠结的是,网上处理“问题充电宝”的方式五花八门,有人说泡盐水报废,有人说装进冰箱“慢慢耗电”,还有人信奉“200元以上才靠谱”的消费标准……这些建议,到底靠不靠谱?带着这些疑问,笔者走访了快递网点、手机维修店,也致电客服咨询。

许多市民处理“问题充电宝”的第一反应是:“退货寄回厂家不就好了?”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。在延平城区一家中通快递站点,工作人员听到寄送物品为充电宝后立即回答:“充电宝这边不收,害怕运输中出风险。”笔者准备前往另一家快递站点时,该工作人员提醒道:“不用问了,所有快递站点都不收。”笔者从顺丰快递员陈先生处了解到,鼓包类带电产品属于敏感品,无法保障运输安全性,最好联系厂家判断处理方式。

为了进一步核实处理途径,笔者联系了两家经营业务范围包含充电宝的品牌客服。某克客服表示,只要用户能提供购买记录且产品序列号在召回范围内,就能指导退换流程。另一家品牌充电宝则推出半价优惠活动,消费者提供2023年8月以后购买该品牌无3C认证的充电宝购买凭证,即可得到该订单金额的半价优惠用于购买指定型号充电宝。但对于如何处理无3C认证的充电宝,该品牌客服没有提供具体建议,只提醒要将充电宝放电干净后处理。

也就是说,要想从品牌官方途径处理老旧充电宝,需要满足多项条件:在召回批次范围内、联系对应电商平台的客服,还需品牌方“开绿灯”寄出的阻燃快递包,才能将充电宝退回。某克客服也特别提醒,需要提前和快递站点沟通,询问是否能寄递充电宝。这让消费者陷入一个小困境:产品出问题,不能轻松退;继续放家里,又隐隐担心安全。

笔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博主分享“自处理电池”的方法,其中流传最广的是:用盐水浸泡几天,让充电宝中的电池自然放电报废。该做法据说来自某马仕客服,用以在消费者无法退货的情况下,帮助消费者销毁旧充电宝。

“真不建议市民自己泡。”延平城区一位维修店主姜师傅告诉笔者,“鼓包说明电芯已经不稳定,随便拆可能会戳破电池,用盐水泡也会导致释放氯气等有害气体。”他提醒,这种操作听起来简单,实际却存在安全隐患。充电宝本质上就是一个锂电池,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和空旷场所,最好别动手。如果实在不放心,又来不及联系品牌,可以用金属盒封好,放在通风处或阳台等空旷区域临时存放,应交由正规的电子垃圾回收渠道处理。

网上流传“在认准大品牌和3C认证的基础上,200元以上的充电宝才是更安心的选择”,对此,姜师傅并不完全认同。“价格不是关键,最近召回的问题产品里也有两百块以上的。”他说,关键还是看有没有磕碰、水浸或者长时间使用造成老化。他解释,充电宝其实是个“消耗品”,不管品牌大小、价格高低,长时间使用、电芯自然衰退或不当使用(如摔落、进水)都会导致内部风险。将大品牌和3C认证作为购买指标没有问题,但不必用价格作为充电宝是否安全的指标。

作者:□张俣辰
2025-07-30 □张俣辰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6341.html 1 鼓包的充电宝该怎么处理? /enpproperty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