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8月04日
第8版:

李纲历代崇祀配享述略

“祖宗疆土,当以死守,不可尺寸与人”,邵武人李纲的名言掷地有声,至今仍在邵武市纪念馆中回响。

李纲(1083-1140),字伯纪,号梁溪,邵武八龙乡庆亲里李家湾(今邵武市水北镇一都村)人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进士,积官监察御史。钦宗即位,擢兵部侍郎。靖康元年(1126),任亲征行营使,取得汴京保卫战胜利。宋高宗建炎元年(1127),拜相,官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,进爵陇西开国公。上中兴建国十策,志复中原;仅七十五日,罢相远谪。绍兴二年(1132),宣抚荆湖知潭州;五年,安抚江右知洪州,皆安民息盗,富有政绩。绍兴十年,李纲薨于福州。讣闻,高宗诏特进致仕,赠少师。同年十二月十四日,李纲葬于福州怀安(今闽侯县)桐口乡大家山。绍兴十三年,恩赠太保。绍兴十六年,再赠太傅。绍兴二十八年,赠太师。淳熙十六年(1189),宋孝宗亲赐“忠定”谥号。

闽北山水孕育的

经世之才

在政治思想上,李纲安宗社、保生民;在军事上,勇于报国,锐于用兵;他写的诗文“雄深雅健、磊落光明”,著有《梁溪集》180卷;晚年究心经学,著《易传内外篇》《论语详说》等书,皆足以羽翼圣经,昌明正学。他三度远谪、六次贬官,仍爱国忧民、屡上忠谏。自任天下之重,学穷天人,忠贯金石。

自宋以来,历代名流贤士对李纲推崇之至,誉不绝口,被誉为“南宋第一名臣”。《魏禧日录》载:“论人于三代以下,诸葛武侯是小周公,李忠定是小伊尹……”蔡世远在跋朱子《李丞相奏议后序》文中称“三代而下,才最大者,诸葛君、李忠定也。宋朝人物,当推吾闽最盛,而忠定者,数百年罕见。”

李纲以爱国爱民、无私无畏的精神,跨越了生前政治的波折,跨越了朝代,受到历代朝廷及地方官员与名流贤士的推崇,赢得各地祠祀与配享及从祀,成为后世敬仰的民族楷模。

民间崇祀兴起

对于李纲的崇祀,在李纲生前就开始了。绍兴元年,建州百姓感念李纲的恩情,遂建生祠崇祀李纲。明嘉靖二十六年(1541),建瓯本土士大夫,官至南京工部左侍郎的范嵩撰《重建李忠定公忠勋祠记》,记述了重建的始末,并引《名臣录》所载史料阐明建宁李纲祠之由来:

“(建炎)庚戌七月,建人范汝为作乱,民从贼者甚众。上命福建安抚使程迈讨之,官军大溃。绍兴元年十月,汝为复据建宁,守臣王浚民弃城走,贼益猖獗。都统制韩世忠督大军由温、台取道水陆并进,直抵凤凰山克之,汝为自杀。世忠以民附贼者众,欲尽诛之。李公不可,曰:‘伤和气也。令其自别,协从者汰遣,所生子女悉皆育之。’民感更生,建祠报公恩德。隆礼有祠,盖始于此。”

事于宋人李心传撰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、熊克撰《中兴小纪》、李幼武撰《宋名臣言行录》中皆有记录。李纲也被宋元明清的建州百姓尊为“建州之父”。

地方官祀专祠涌现

宋代官方对名臣入祀地方祠宇有严格标准,需满足“有功于国,有德于民”。而李纲符合双重条件:有功于国、有德于民。在地方官员及名流贤士推崇下,地方官祀专祠与合祀祠在全国各地相继涌现。

朝廷赐祭

宋代朝廷赐祭是仅次于配享太庙的顶级荣典,需同时满足三大条件:功勋标准(社稷级功绩,如挽救国家危亡)、道德标杆(忠贞不贰的臣节)、皇权认可(皇帝特旨批准)。李纲配享朝廷赐祭,象征朝廷对其地位的官方追认。李纲配享朝廷赐祭,史书上有详实的记载。

明成化三年(1467),邵武府学教授张济上《请赐祭李纲疏》。礼部覆奏谓:“宋儒朱熹撰纲祠堂记亦称纲为一世之伟人,宜如济所奏。”

明成化四年(1468)三月十三日,明宪宗下旨赐祭,移文翰林院撰祭文,令有司春秋官祀宋丞相李纲于邵武府学。朝廷赐祭的祭品、祭文及礼仪今保存在李纲后裔撰修的《庆亲里李氏宗谱》中。如今,尚有道光版的《李忠定公祭册》,现存福建省博物院中。

配享帝王庙

清康熙六十一年(1722)十二月二十六日,诏李纲配享入祭历代帝王庙。李纲配享帝王庙,是古代礼法制度(配享标准)、官方文书(孝宗诏书、谥议)、史实功勋、道德典范、政治程序(廷议与皇权)五重维度的叠加认证,是朝廷对其历史地位的最高规格褒赞。

从祀文庙

道光三十年(1850)十二月二十二日,福建巡抚徐继畲上《奏为请以宋儒李纲从祀文庙疏》。

徐继畲查证后认为:“(李纲)立朝守正,风节凜然,捍大难于仓卒之间,定危疑于顷刻之际。经明晦而不变,历初终而不渝。”且“迹其生平,鞠躬尽瘁似诸葛亮;忠谠至计似陆贽;先忧后乐似范仲淹;明体达用似王守仁,洵为千古之真儒,非止一朝之名相”。此外,李纲之学术经济,方之诸儒皆可不愧于道光年间先后崇祀两庑的陆贽、文天祥、吕坤、刘宗周、黄道周、汤斌、孙奇逢、陆陇其诸人,因此“应俯如该县学所请,从祀两庑之列,以彰国家惇崇庠序表树风声之至意。”咸丰帝览奏疏,朱批,礼部议奏。

咸丰元年(1851),时任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的曾国藩复议,并上《议复宋臣李纲从祀文庙疏》。奏疏附上原奏折内对李纲生平功绩的文字,并提出自己的意见:“臣等细观其文集、奏议,于政治得失言之深切著名,纯忠亮节,皎然不磨。核其品学经济,实与诸葛亮、陆贽、范仲淹、文天祥相等,自当一体从祀,以奖忠义。应如该抚等所请,准其从祀文庙西庑,在先儒尹焯之次。”

咸丰元年三月十四,咸丰帝下《李纲从祭文庙上谕》:“宋丞相谥忠定李纲,立朝守正,风节凛然。迹其生平,说论忠言,具详奏牍,实能扶危定倾,明体达用,以天下安危为已任,而不为身图,亮节纯忠,炳著史册。允宜特于表章,敦崇风教,宋臣李纲着照该部所议,从祀文庙西庑,列于先儒胡安国之次,以奖忠义而激懦顽。钦此。”

李纲配享文庙,彰显了忠义精神的极致,亦彰显了儒家忠君爱国、舍生取义、威武不屈等核心道德价值的完美,更彰显了士大夫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理想在实践层面踏入儒家最高殿堂。

李纲的一生,是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一生。李纲“祖宗疆土,当以死守,不可尺寸与人”的呐喊,“但得众生皆得饱,不辞羸病卧残阳”的情怀,无不与现今保家卫国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相契合。他的爱国爱民与无私无畏精神,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,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前行。

作者:□李标国 李震涛 李建兵
2025-08-04 □李标国 李震涛 李建兵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6549.html 1 李纲历代崇祀配享述略 /enpproperty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