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11日
第6版:

冬天如何正确泡脚?

“养树需护根,养人需护脚”。在冬季,泡脚这一养生方式备受欢迎。在国家卫健委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,脚底分布了60多个穴位,对应着人的五脏六腑,泡脚具有舒经活血、推动经络运行、改善脏腑功能的功效。

那么,该如何选取泡脚的中药材?刘清泉表示,冬季泡脚时,可以加生姜,艾叶和红花等。其中,生姜能祛寒解表,改善微循环,适用于有寒象的人群;艾叶有温通、逐寒湿的作用,平时关节疼痛的,或因慢阻肺常咳嗽咳痰的患者,都可尝试;红花起活血化瘀、活血通经、活血止痛作用,对老年人的关节疼痛、老寒腿有效,可取约15克红花放在水中,煮制10分钟左右,将煮出的水用于泡脚。

刘清泉提醒,泡脚虽然益处多多,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泡脚。“儿童的皮肤比较细嫩,一般不建议泡脚。如果泡,不要超过10分钟。更小的婴幼儿不提倡泡脚,因为如果泡脚的温度掌握不对,可能会出现意外。”刘清泉说,如果脚部有水泡、发炎、化脓、溃疡等外伤,也不建议泡脚。此外,糖尿病足的患者不建议自己在家里随意泡脚,若泡脚,可请医生根据身体情况开具药物使用,此类患者神经感觉不灵敏,对温度的敏感度低,为避免烫伤,需格外留意水温。患有动脉血栓、静脉血栓的病人应免泡脚;高血压的患者可在血压稳定时泡脚,没有基础病但体质虚弱的老人泡脚时要有人看护。红花、当归、川芎等活血化瘀类的药物,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,孕妇泡脚时不能使用。

在泡脚的注意事项方面,刘清泉提醒,水温不宜过高,建议水温与体温接近,避免泡完后大汗淋漓,导致睡眠不好。尤其是睡眠不好的、入睡困难的人群,水温过高会导致人的心情烦燥,反而影响睡眠。泡脚时间可选在晚上7至9时,中医认为此时肾经气血最弱,泡脚能使肾经功能更为强大;泡脚时长一般在15分钟到30分钟,过长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,加重心脏负担等。“饭后半个小时内不要泡脚,泡脚前后可以喝一杯温水补充水分。”刘清泉提醒,泡脚时可以适当按摩穴位,如腰部后面的肾俞穴、脚部的足三里、涌泉穴,可以起到更好的保健效果。

(来源:国家卫生健康委)

作者:
2024-12-11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16369.html 1 冬天如何正确泡脚? /enpproperty-->